从性感女神到幕后制作人,Angelina Jolie正用行动重新定义“成熟女性”的力量。托尼奖的加冕,不只是一次舞台上的胜利,更是她多面人生中的一场华丽转身。

从红毯焦点到幕后推手
在刚刚落幕的第77届托尼奖颁奖典礼上,Angelina Jolie与女儿Vivienne的出现堪称全场焦点。身穿蓝绿色礼服的母女二人气质出众,一动一静之间透露着Jolie式的优雅和自信。尽管已经49岁,Jolie的美丽丝毫未减,Vivienne则以一身中性风格的装束展示出年轻一代的个性张力。
不过,她们这次并非只为红毯而来。Jolie以首席制片人的身份参与音乐剧《局外人》(The Outsiders)的制作,这也是她首次涉足百老汇戏剧。《局外人》最终斩获了包括“最佳音乐剧”在内的四项托尼大奖,成为当晚最大赢家之一。而Vivienne也不只是“星二代”的陪伴者,而是作为制片助理实际参与了该剧的幕后工作。

这部剧成为Jolie母女联手的舞台开篇,而背后的动因却始于Vivienne对该剧的喜爱。她多次观看排演,并在首映之夜带着母亲去拜访原作者,才促成了这一段戏剧缘分。

她不仅是性感符号,更是创作者
Jolie从不缺头衔:奥斯卡影后、联合国亲善大使、导演、制片人、六个孩子的母亲……如今又添托尼奖制片人这一角色。她的好友、墨西哥演员Salma Hayek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祝贺:“亲爱的Angie,你一直激励着我,尤其是因为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源于爱。”
事实上,从几年前起,Jolie便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幕后。她曾坦言,自母亲去世后,她的演艺动力开始改变。母亲Marcheline Bertrand曾是演员,为了抚养她和哥哥放弃了事业,而Jolie也始终视母亲为自己艺术梦想的原点。
这份深沉的情感,让她在导演与制片的路上更加投入。她曾执导多部聚焦战争与人道议题的作品,如《血与蜜之地》《无血之战》等,不仅展现了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,也延续了她在联合国人道工作中的价值观。
坏女孩的成长轨迹
或许大众更熟悉的,是Jolie的“叛逆”与“性感”标签。出身星二代的她,父亲是奥斯卡影帝Jon Voight,但成长过程中父亲几乎长期缺席。青少年时期,她在比弗利山庄的环境中总觉得自己是“局外人”,常常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。


她坦言自己“年轻时很黑暗,是个小混混”,也因此在职业初期频频被试镜拒绝,理由是“太古怪”“太极端”。但也正是这些特质,成就了她后来塑造的经典角色,如《吉娅》中的超模、《移魂女郎》中的反社会角色Lisa、以及全球票房热卖的《古墓丽影》中的Lara Croft。 Jolie从来都不是顺应潮流的“好莱坞甜心”。她在选择角色时更关注表达与挑战,也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,逐渐建立起独有的表演美学。
从大银幕到人道舞台,再到时尚前沿
自2001年拍摄《古墓丽影》起,Jolie便开始投身人道主义工作。她曾多次访问战区难民营,被联合国任命为亲善大使,并在此后20年间不断通过电影与社会项目放大人道议题的影响力。
去年,她又跨界进入时尚圈,创立了个人品牌Atelier Jolie。与传统奢侈品牌不同,Jolie强调“重用、修复、个性化”,希望打造一个以可持续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。她不追逐流行,也不热衷时尚圈的繁华,更愿意从全球各地的布料与工匠中寻找灵感,服务于真正有需求、有故事的穿衣者。“我可能会亏钱,但我想尝试”,她在接受《VOGUE》采访时这样直言。这份不计得失、自由而真诚的创业态度,正是她多年来在好莱坞积累的底气和精神写照。


她的性感,从不止步于外表
Angelina Jolie是好莱坞少数能在银幕内外都掌握主动权的女性。她用近30年的时间证明:性感不只是红毯上的一袭长裙,更是面对生活挑战依然保持风骨的底气。她塑造的“坏女孩”只是开端,真正动人的是她在转身之间展现出的理性、善良与持续行动力。
如今,她已不再只是性感符号,也不仅仅是电影明星。她是一位制片人、一位母亲、一位慈善家,更是一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持续书写传奇的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