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演员、是音乐人、是小说创作者,也是年轻人中不断拓宽边界的代表。在江湖的世界里她是黄蓉,在现实中她是努力成为更好自己的庄达菲。

角色的修炼:从“黄蓉”中窥见成长
春节档大片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的上映,让庄达菲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。她饰演的“黄蓉”这一金庸笔下极具灵气的角色,令观众眼前一亮。而这个机会,源于导演徐克对她多年如一日“没有艺人样子”的印象。
回忆起第一次试镜的情形,庄达菲笑称自己正坐在导演办公室吃咪咪虾条——这份随性、真实、毫无包袱的状态,恰恰是她最自然的魅力。
为了诠释这个复杂的角色,她重读《射雕英雄传》,笔记密密麻麻,甚至延伸阅读金庸其他作品。而武术训练、骑马拍摄对她而言更是“突破自我”的一次修行——从不敢骑马到站立马上,她用实际行动证明:“来都来了,就试一试。”
她说:“那段时间我的内心变得很柔软,很多时候会莫名被触动。”比如内蒙古的一场拍摄,她饰演的黄蓉隔着草原远望郭靖,一瞬间,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上眼眶。“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。”她坦言。
在表演中精进,在生活中“chill”
虽然身份多元,但庄达菲始终认为:“演员”是她唯一需要不断努力、不断打磨的身份。拍摄《年会不能停!》和《逆风而行》时,她开始关注如何真实地感受角色生活:骑车漫步南澳岛、坐在校园教室发呆,都是为了“沉下去”。导演程亮教会她:拍情绪戏时要“掏空自己”,学会等待。“如果没准备好,就别急着感受。”


而与徐克导演的合作则让她领悟到表演的细腻层面——比如一场戏中,“关心”与“深爱”两种情绪,连眼周肌肉的张力都应有所区别。她说:“演员不能自私,要站在整体和对手的角度考虑。”
音乐是对自我的和解
音乐对庄达菲而言,是与自我相处最舒服的方式。2月28日,她度过了24岁生日,也迎来了她首场个人专场演出《东张西望的日常》。她不将音乐当作评价自己的标准,更不是必须讨好谁的工具。“喜欢我的歌就听一听,不喜欢也没关系。”她笑说,这种自由的心态让音乐成为一种能量源泉。
她说,最爱自己的时候,常常来自于身边好友的投射。“我的朋友们都特别善良,他们让我相信我自己也一定是个很好的人。”


学会与自己和解:不完美也很美
面对情绪波动,她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“纯分裂”——讨厌自己也常出现,但“绝交”得快,“和好”得也快。“人一旦对自己不满意,别人也不会满意。”她开始学会:遇到波动时,先让不满的声音变轻,试着爱自己,才有能力去爱别人。
东张西望,也是一种方向
庄达菲喜欢用“东张西望”来形容自己的人生姿态——它不是迷失,而是采集光亮的过程。在演员、音乐人、小说作者这些身份交错中,她依旧笃定地走在一条看似不确定却真实无比的道路上。
正如她为自己EP写下的那句话:“寻寻觅觅,一路采集光亮,一路东张西望。”这就是她,庄达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