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不设限人生
戚薇:尽情、尽力、尽兴地活着
从巴黎的秋风中匆匆相遇,到深圳的霓虹中缓缓落幕,戚薇始终是一位“不设限”的女性。她在音乐、影视、直播、香氛等领域持续探索,带着“不愿放弃表达”的热情,在奔跑中思考,在热爱中坚定。40岁,于她而言不是拐点,而是又一次大胆“试验”的开始。
成为自己,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
10月26日,戚薇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。当被问到是否对“年纪”有所焦虑时,她轻描淡写地说:“如果不是因为采访,我甚至忘了。”那天她正在录制节目,连蛋糕都没来得及吃,更别提许愿吹蜡烛。但对她来说,这并不重要。她早已在时间这件事上达成了自洽,“能有资格老去,是一件幸福的事。”
戚薇不回避年龄,也不掩饰对生命的热爱。她坦言唯一还无法释怀的是亲人的离开,但除此之外,她在“不惑之年”并不困惑。她用一句犀利的提问劝慰那些焦虑的人:“如果你担心年龄增长,那么死在当下可以吗?”这是她的生命哲学:每老去一岁,都是向前走的一步,值得庆祝。
在世界的迷雾中,找到清晰的“我”
“我是谁?我要做什么?”——这是戚薇经常自问的问题。她相信,只有认清了自我,才能梳理好与他人的各种关系。刚步入社会时,她也曾如同迷雾森林中的猎豹,不知道该向哪里奔跑。但经历得多了,她逐渐摸清了自己在亲情、友情、爱情中的边界,也学会了在混乱中寻找方向。
她不吝分享这些“过来人”的体悟,鼓励年轻人给自己时间。她强调:“发现自我不是发现别人,是在各种碰撞中确认自己。”这些话,如一束光,为仍在迷途中的人点亮一角。
音乐,是最自由的自我表达
音乐,是戚薇一直保留的身份。“不是回归,是一直都在。”她如此定义自己与音乐的关系。演戏需要把自己“揉”进角色,而音乐,则是她最任性的表达方式。《粉钻》这首歌,就是她对世界态度的一次探索。从只有四句“半成品”开始,到一字一句精雕细琢,她与创作团队花了数月打磨歌词细节,只为将那份锋利又脆弱的情绪传达出来。
当歌曲上线后,她保持平常心,翻看留言,不在意是否全然被理解。“如果大家都说好,我的实验就失败了。”她说,创作本就是一次次试验,而不同频的反馈,也正是艺术的可贵之处。
接下来,她还将陆续发布更多单曲,每一首都代表一个特定时刻的自己。与其说她是在发歌,不如说是在用音乐片段记录人生。
多维度的尝试,是呼吸的方式
除了演员与歌手的身份,戚薇还在直播、香氛品牌等多个领域发力。“人生要有转换的空间。”她认为,把每一个工作身份当成管道,可以让自己跳出惯常呼吸,重新充能。这是一种活法,也是一场人生实验。
她的直播是竖屏对话,与观众最直接的互动;香氛品牌是她传递自我疗愈的方式。她不愿被框定在某一种角色中,始终在探索、尝试、解锁新的自己。“我不是把这些看作职业,而是在开发我自己的人生。”
给女孩们留一把伞
“我想成为那个为女孩们遮风挡雨的人。”走过迷茫和坎坷,戚薇更懂年轻女性的焦虑与无助。她愿意聆听、分析、共情,然后以自身经历给予建议。她不认为自己的方法是唯一解,但如果能提供一个方向,哪怕只是一种参考,就已经意义非凡。
她常常回忆起自己刚拍完《北京女子图鉴》后,收到了许多观众分享的故事。“原来我的经历可以让别人不再孤单。”她始终珍惜这种与观众双向奔赴的联系,哪怕只是微小的鼓励,也希望能持续通过各种形式送达。
用热爱,赋予人生厚度
采访的最后,戚薇正处在堵车之中,但她的语气温和坚定。“我现在挺知足的。”她说。她做着自己热爱的事,身边是深爱与被爱的人,这就足够了。
热爱,也许已成为一个被频繁消费的词语,但对戚薇来说,它是真正支撑人生重量的核心。她找到了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,因此甘愿承受过程中的劳累与挑战。“我觉得我目前的人生就挺酷的。”她笑着说。
车流缓缓流动,生活继续疾驰。她的人生,不设限、不设框,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人生实验,在尽情、尽力、尽兴中,不断向前。
摄影 / 小刚
造型 / Lindsay
采访&撰文 / 林云 Clara
编辑 / 33
美术 / Queenie(一兹工作室)
化妆 / 萧峻
发型 / 刘雪亮
平面器材 / 上德大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