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维修一线女性
修飞机的飒爽女人们:木兰班组,撑起蓝天的另一种力量
在深圳航空的维修基地,有一群与传统印象背道而驰的女性,她们不是空姐,也不是办公楼里的文员,而是手持工具、穿梭于机翼与舱门之间的飞机女机械师。这个由47名女员工组成的班组,被亲切地称为“木兰班组”。她们不仅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游刃有余,更用专业与坚持为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注入了新的可能。
从孤独到团结:她们的坚守不只是热爱
走进深航的维修机库,一架架巨大的客机沉静伫立,维修平台和工具车排列有序。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女性维修工们身姿矫健,神情专注,她们是“木兰班组”的一员。作为该组最早的成员之一,谭小敏至今仍记得刚入行时的孤独与迷茫。
“当时整个车间只有我一个女生。”谭小敏说。2011年,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,她凭着对飞机的热爱加入深航,被分配到高检车间。当面对沉重的工鞋、酷热的夏天与枯燥的夜班轮换时,她也一度动摇过。但最终支撑她坚持下来的,是那份对自己选择的尊重。“慢慢熬过去,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做得很好。”
2014年,“木兰班组”正式成立,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这个队伍,形成了互相支持、共同成长的力量。她们不只是坚强的维修技师,也是彼此生活的倾诉者和同行者。
技术不分性别:女性的细腻在维修一线绽放
如果说航空维修对女性而言意味着挑战,那么“木兰班组”的女性们早已用成绩证明,技术从不分性别。
郭薇,现任发动机车间生产主管,2016年入职深航时就坚定地表示要加入木兰班组。从A检、C检到发动机改装,她一路以专业和实力闯出名声。2018年,她参与的高检改装项目成为公司典范;2021年,她在深圳市技能大赛中荣获飞机维修项目一等奖,击败众多男选手。
“她来了之后,提升了我们对女生的期待。”徒弟陈贝萱评价道。如今陈贝萱也已成长为A检航电区域的班组长,以师傅为标准,勇敢接手所有工作。她说:“我和你们一样,也能做得很好。”
新生代登场:更多女孩选择“靠实力飞行”
随着木兰班组的发展,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投身这一行业。她们不再为“不适合女生”的偏见所限,而是以专业能力证明自我。
赵亚楠、刘艳、易柯蓝,三位2023年新入职的年轻工程师,分别负责附件、发动机和航线维护。尽管经验尚浅,但她们迅速适应岗位要求,积极考取上岗资格,从故障排查到独立作业,从手接飞机到独立签字放行,每一步都沉稳坚实。
“签下自己的名字,就要为每一个动作负责。”刘艳这样说。她明白,飞机维修没有容错空间,每一次操作都是对责任感的检验。
木兰花开:在专业领域闪耀的女性力量
飞机维修,是一个高强度、高风险、高标准的行业,对体力、细致度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。在这样的岗位上,“木兰班组”的女性不仅完成了看似“不可能”的任务,更多次参与公司级核心改装项目,屡获全国和省市级荣誉称号。
她们或许没有站在聚光灯下,却在每一个夜班、每一次引导滑行、每一颗螺钉的拧紧中,撑起了中国民航维修安全的一角天幕。
“这是我选择的工作,我会坚持。”这是木兰们最朴素的信念。正是这份执着与专业,让她们在蓝天之下,书写出属于女性的崭新篇章。